关灯
护眼
繁體
第八卷 当时明月 五六章 圣人薪火(第1/2页)
上一章 书架 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
    岳麓书院的庆典整整进行了一天,才在庄严、郑重、忙碌、议论结束了。!

    第二天,座谈会开始了。

    当然,基本是李易谈,大家听。

    俗话说“秀才不出门,便知天下事”。东林书院以关心天下大事闻名,其实哪个书院是闭目塞听的呢?

    岳麓书院承接的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,更讲究跟时代潮流。不然山长叶坤,决不至于研究黄浦军校的教材,也不至于主动倒向李易。

    这几年,所有的军国大事,几乎都和开荒团有关。现在正主在这里,不当面听听,真浪费了这一次见面。

    李易从正逐渐变冷的天气说起。

    现在大明人都在报纸知道,经南京科学院观测:全世界都开始进入小冰河期,气候逐渐变冷。

    刚开始大家也有过质疑,不过随着多方佐证,这个世界变冷的学说,还是被逐渐接受了。现在,许多心思重的读书人开始进入了杞人忧天阶段:世界会不会无限制的变冷下去?最终滴水成冰,万里冰封?

    不要说那样场景太可怕,是看看现在,天气变冷导致各种天灾:粮食减产,运河两岸,饿殍遍地,各县都成立了收尸队,已经够触目惊心了。

    流民这样多,一个处理不好,会发生民乱。所谓王朝不过300年,大明眼看200多年了,会摆脱历史的这一魔咒?

    进入这万历末年,大明对天下的控制力极弱。这些书生坐而论道,居然敢大大方方论及大明兴亡。

    大明末期,忠君思想被嘉靖和万历,这两个基本不怎么朝,却都执政40多年的皇帝,给磨得淡了。至于说因言获罪,还真没人怕这个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报纸满天飞,不是天天在谈这个?也不见大明去海查封这些报社。

    现在大明泥菩萨过河,自身难保。甚至大敌李易招摇过市,居然不敢略有加害,生怕开荒团换个暴力的主儿执政,动了心思取代大明,毕竟李易表面看没这个打算。

    各级官员也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,谁还理书生论道?

    高攀龙最先提出疑问:“李易,记得你是在周庄,第一个提出气候变冷的。你给个确切说法,这天会不会一年年,无限变冷下去?”

    李易摇头道:“天无绝人之路。天道循环,冷热交替,只不过我们正遇到这一劫而已。粮食减产是一定的了,但总不至于一茬庄稼都不让种。”

    高攀龙叹气道:“多灾多难啊,算现在这样,已经是百年不见的惨境。我们华夏子孙,以后何去何从呢?”

    李易道:“西方应对气候的变化,方法是向海外殖民。咱大明如果还采取闭关锁国那一套,土地产出供不,结局必然是内乱四起,自取灭亡。”

    大家都认可李易这个说法。因为这几年,如果李易不移走2000万灾民,说不定会出什么大事,大明会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模样。纷纷表示感激李易恩泽万民。

    李易暗道:我还移走了一个混世魔王高迎祥呢。你们还真应该感激我。那可是八大寇之一,横行天下的。话说自己只记得高迎祥、张献忠,八大寇是不是不知不觉,被我移走了好几个啊?别说,还真有这个可能。这个时代八大寇名声不显,也许是个跑龙套的小角色,自己哪里去查。

    叶坤道:“司令,不知道现在黄河泛滥地区,灾情如何?”

    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的问题,都注目着李易。

    李易道:“黄河决口堵不,这片灾区已经彻底变成泽国。不要说今年,是明年,也不知道能不能进去人。好在我们现在在北方发现了数十万里的大平原,全是肥沃土地,真的是养在深闺人未识。那里,以后是华民族的大粮仓。气候变冷,恰恰影响不到只种一茬庄稼的北方。”

    李易给大家详细介绍了松花江平原,嫩江平原,黑龙江平原。这后世的北大仓,他可太熟悉了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被李易描绘的一眼望不到边,一个山坡都没有的大平原震撼了。

    常言说:三山六水一分田。山河纵横,土地稀少,这是共识。这世真有这样都可开垦为良田的宝地?怪不得李易的开荒团,不停的在海外奔波,敢情海外真有好地方啊。

    白鹿书院山长齐云问道:“听说这次,司令您采用的不是我们读书人治政,用的都是地痞无赖,江湖恶徒做头目。采用了把百姓,编成军管模式。这办法老夫闻所未闻,不知有何奥妙?”

    李易道:“乱世需用重典,齐山长可赞同?”

    齐云道:“当然,乱世刁民倍出,没有严刑峻法,怎么会有治世出现?”

    李易道:“这千万灾民集在一起,为一个馒头,有人可能暴起杀人。哪是一个乱世可形容。我们一帮论道的书生,可能靠道理让那些灾民驯服?”

    齐云叹道:“仓廪实而后知礼节。这饿字当头,道德章,实在是不如拳头棍棒。”

    李易道:“我们书生管不了,您信不信这些江湖好汉能管得住这些乱民?”

    齐云道:“这个我信,这些所谓侠客,好勇斗狠,刁民再刁,也怕这些人。”

    李易道:“您知道周处除三害的典故吧?周处是横行乡里的凶徒。在他当地,和山吃人的老虎,水吃人的蛟龙并称三害。有人怂恿周处为百姓除三害,周处一时来了侠义心肠,答应了。杀了老虎和蛟龙后,问第三害是什么,才知道原来是自己。最后这人幡然醒悟,读书做好人去了,最终真的除了这第三害。”

    齐云拊掌道:“我懂了。儒以乱法,侠以武犯禁。把这些所谓侠客调离原,立刻安定不少。这是除第一害——游侠。这些人卤水点豆腐,一物降一物。正好克制这些灾民。这是除第二害——刁民。北方土著桀骜不驯,正好这些人可以带领移民,和他们拼命,这是除凶顽土著第三害。司令真是好手段!”

    李易苦笑道:“什么好手段啊,还不是被逼出来的。我这夹袋缺少治政官员。北方地广人稀,本身没有成型府县。实在没办法,才花钱消灾,让这些江湖人物,收拢起来,让他们过一把官瘾,一展所长。”

    嵩阳书院山长赵处一道:“此法标新立异,实在高明。我所知,你那第一师有闯儿称号的高迎祥,带着马帮呼啸西北,人命何止百条。官府画影图形,拿他不得。这人武艺高强,可力敌百人,谁不怕他?现在司令随意拿点儿银子,让他放弃走私行当,甘心驱遣,果然好手段!不过说回来,功劳还是在李司令身。天下哪有第二个人拿得出这些银子?”

    高攀龙道:“李易仅仅拿些银子,哪能收服这些顽徒。李易同时还给出了师长、团长的官职。李易拥有九省之地,所授官职,看着是虚名,其实已经是实打实的了。这官职足可以光宗耀祖,那些人不要说给钱,不给钱都会跟着李易干的。”

目录 存书签 上一章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