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燈
護眼
简体
第四卷 京師風雲 第六十一章 禮儀之邦(第1/2頁)
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
    進入遼東,李易便和大軍分道揚鑣。!

    大軍沿驛路南進,到梁房口安營,也是後世的營口。海運公司在河口入海的岸邊,發現了一處天然深水港口,驚喜萬分。報告給李易,李易大筆一揮,把這處港口命名爲營口——營運的口岸。

    這營口港是後世國吞吐量第九的大港,正是內陸運輸與海運連接節點,是遼東咽喉之地。

    可能有人怪,爲什麼大連更探進渤海,不能成爲集運心呢?

    古代運輸,最大的通衢還是河道。營口港可直通後世的遼河、渾河、太子河等各條大河,輻射整個遼東西部平原,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要地。大連港沒有河道,後世依賴鐵路才能發展起來。

    李勝信團駐紮在營口港,土木建設立刻跟進,各種貨物倉庫紛紛建起。一個大規模貨物集散地迅速成型。

    營口正卡在遼東半島的入門處,整個遼東半島也被李易安穩的納入囊。原來這裏是李勝義團死角所在,現在也可以進行開發了。

    李易本打算自己一個人前往李勝義處,但是耐不住大家的勸諫,畢竟這是幾種勢力交匯處,大意不得,最後只得帶了一個連的警衛人馬,沿驛道向遼陽進發。

    遼河兩岸,如今已經滿是玉米地了。

    李易在一片玉米地旁下馬,細細的看這玉米長勢。這玉米地漲勢喜人,玉米棒子個頭都不小。玉米絨須已經蔫吧了。

    李易在玉米扒開一道縫,掐一下玉米粒兒,已經定漿了,是有些嫩。

    李易點頭,這莊稼豐收已經定型了。

    突然間拐彎處衝出一個人,大喊“不許動!”

    李易都想好了下一句臺詞是“繳槍不殺。”可惜沒有下話了。

    出來的是一個看青的年人。這人以爲是偷苞米的賊來了呢,結果蹦出來一瞧,是200來個騎兵,站在道旁。一個青年人在查看玉米長勢呢。嚇得他當時沒聲了。

    李易招呼他過去,他戰戰兢兢,壯了膽子過去。這年輕人一看知道一定是貴人,他當時緊張起來。

    李易都想給他來一句:“老鄉,別怕,我們是工農子弟兵”的唱詞了。這情節太像了。

    李易道:“叔,你老家是哪的啊?”

    這人見李易說話和氣,膽子也壯了起來,道:“俺山東的。”

    李易道:“有住的地方嗎?”

    這人道:“有,和婆娘孩子一起,有個馬架子。”

    李易道:“離這遠嗎?”

    這人道:“不遠。”

    李易道:“帶我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李易自己覺得很和氣,其實他久居位,不自覺的都是不容置疑的指示語氣。

    這人猶豫了一下,看看這幫人兵強馬壯的,也未必看自己啥東西,領了李易走。

    連長李勝雲也下了馬,他也是顯通寺老底子。可是武功弱些,威風的名字輪到他都搶光了,弄了這麼個飄忽的名字。

    李勝雲帶了幾個弟兄跟在李易身後,走過一段田間小路,眼前豁然開朗。

    眼前一個水泡子,裏面有百隻鵝和鴨子在遊着,他們驚着了岸邊幾隻,也“嘎嘎”叫着撲進河裏去了。

    水泡子旁邊,錯落着幾十間小屋,李易走進了看,都是一人高矮爬爬的窩棚。

    這種窩棚是把草切碎了和泥裏,土牆壘起來,頂放木棍,鋪厚草,一個簡易房屋成了。

    李易問這年人:“叔,冬天會冷不?”

    這人道:“裏頭有熱炕,沒事。俺在山東的親戚都餓死了,俺家幾口逃出來的早,後來趕李易大人想法子救了咱們。俺親戚們強多了。”

    李易道:“你怎麼知道李易?”

    這人道:“有仁義學堂啊,有老師教咱識字,給咱講事情。這個房子是咱家,婆娘和孩子去識字了。今年收成好,林大善人說,糧食咱們留一半。這下糧食打滾喫也喫不完。這地有勁,一畝地估摸着也得打七八百斤往。咱們也可以養幾隻雞,養頭豬,搞好過年殺年豬了。”這人一臉幸福感。

    李易推開房門,裏面黑裏咕咚,眼睛適應一下才看清,進門是鍋臺,裏面是一鋪炕,只有前面有一個通風窗,屋子很暗。

    李易退了出來,看看房子旁邊一人高的矮煙筒問:“煙筒這樣矮,竈坑倒煙不?”

    這人搖頭:“沒事,明年說不定咱能起新房了。那時俺蓋個三間的!”

    這年人滿臉是幸福的憧憬,這樣簡陋的地方,對於他來說,已經很知足了。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,只要能活着,是美好的。

    李易問:“學堂遠嗎?”

    這人道:“不遠,我們佔便宜了,學堂在生產隊東頭,別的生產隊來念書得走幾里路。這鴨子是老師養的,隔三岔五,還給孩子們鴨蛋喫,說是補充營養。年底開荒團要來給老師評分,有多高咱給多高。”

    李易道:“領我去學堂看看。”

    年人領着他們向東。走過一段路,聽見郎朗讀書聲:“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習相遠。。。。。。”

    走近了,見那學堂是一趟五間高大房子。

    把東面兩間,門前有晾衣繩子,估摸是老師的家。西面通開三間,是教室了。

    教室都有兩開大窗子,糊着白紙,房檐下,吊着草簾子。李易知道那是下雨時候,放下防水,避免打溼窗紙的。

    李易順着大開的窗戶望去,屋裏滿滿的坐着200來人。李易感嘆這老師例太低了。5000人口配倆個老師,這真太少了。

    這時已經又陸陸續續的來了孩子,李易問他們,才知道是下午班的。

    看看天已經正午,老師宣佈了下課,屋內孩子井然有序的走出來,而不是亂哄哄一涌而出。李易馬大讚這老師教導有方。

    老師也走了出來,看了李易一愣,立刻跑了來叫“老師!”

    李易倒是有些印象,道:“你是張。。。。。。”

    那人搶先道:“張強!老師您怎麼來了?”

    旁邊年人有些弄不明白,這張強20多歲了,怎麼叫這不到20的青年人老師呢?

    李易道:“路過。怎麼樣?在這裏習慣嗎?”

    張強道:“挺好的。這是第一大生產隊第八小生產隊,人都挺好,孩子也聽話。”

    旁邊年人道:“敢不聽話,打不死那些小崽子。老師教咱們仁義,咱們最簡單的仁義都做不到,對不起老師,更對不起救了咱們的李易大人。”

    張強對年人道:“這是你叨咕的李易大人。”

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