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燈
護眼
简体
第九卷 漢家煙塵 十四章 史上最牛(第1/2頁)
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
    李易打算鋪設的鐵軌,既然只跑十來噸重的車廂,絕不會是後世那種厚重的鐵軌,肯定要輕薄許多。!

    按理說,水泥路面也很平整,可惜,這個時代的水泥灰號不高,車輪也不是橡膠的。載重一兩噸的木頭車輪碾壓,還能勉強承受。如果換做載重10噸的鐵輪車,恐怕不用幾天,路面徹底毀掉了。

    想提高運力,鋪設鐵軌,是未來幾百年的不二選擇。

    李易被這個想法刺激得熱血沸騰。有了這運力又快又多的鐵路,北方會被打造成鐵桶一般。只要驛站提供馬匹,四五天跑1000裏,根本算不得什麼。整個北方,一個月內,可以把武器彈藥投放到數千裏之外,這是何等堅固的防禦啊。

    至於糧食器皿,運費也一下子降低了。

    李易心潮澎湃,連夜給陶遠山寫了一封長信,詳細說明了鐵路的設想,又畫了鐵軌形狀。鐵路形狀,車廂形狀,和下面鐵輪形狀。以及鐵輪和鐵軌的匹配設想。

    他給陶遠山下的任務,是讓陶遠山設計出一個方案:用幾匹馬,拉多重的車廂,運行在多厚的鐵軌最划算。

    這最佳方案當然需要大量實驗。李易還是老習慣,叮囑陶遠山不吝惜銀子,儘快拿出一個方案。當然,必須是成熟的方案。不過不要大張旗鼓,一定要低調進行。最好隱祕一些。

    陶遠山的工學院,已經超過了1000名大匠,這些大匠大約相當於後世的工程師。有學員5000多人。每天各種思妙想滿天飛。當然,不切實際的居多。被科學院嘲笑爲夢想學院。但是工學院的人不以爲恥,反以爲榮。有夢想不怕,萬一實現了呢?看看工學院走出去的王吉,陸新,魯平,哪一個不是名震天下,名利雙收?

   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?說不定自己哪天成了陸新第二呢。

    你科學院算什麼?怎麼可以和工學院?

    也不怪工學院嘲笑科學院,科學院出的成果,能立竿見影的太少。所以科學院被工學院嘲笑爲燒錢學院。

    李易可知道兩條腿走路的道理。雖然他現在倚重工學院的多,可是對科學院的支持,那是絲毫不工學院差。

    當然,李易在信的結尾,也不忘再叮囑一遍陶遠山,鼓勵科研人員研究採礦技術,冶金技術,火藥製作技術。

    重要事情說三遍,說三十遍也不算囉嗦。

    陶遠山當然不知道李易心裏的小九九。當然,李易也不想讓他知道,現在還是悶聲發大財要緊,多收購鐵廠纔是硬道理。

    國千年以來,鐵都是國家專控的戰略物資。能獲得鐵廠經營執照的,必然是皇親國戚,手眼通天之輩。普通富貴人家,根本靠不前。

    要知道鐵的最大用途還是軍工。隨便一副好些的鎧甲,摺合後世人民幣得幾十萬。哪怕一把朴刀,也要萬的人民幣標準。這也知道,爲什麼古代民間兵器,多是棍棒了。鐵傢伙一般人玩不起。

    日本倭寇的倭刀很鋒利,這些日本人愛刀如命,一個重要原因,是他們的一把刀,往往是幾代人積攢的家底打造的。所以日本浪人有個規矩:媳婦與刀,概不外借。這可都是能拐跑的東西。

    鐵廠這一本萬利的買賣,讓這些國商肥得流油。小生意根本看不眼。

    遼東忽然放開鐵廠的准入門檻,這些人當然覺得機不可失,誰知道是個坑。當然,從李易的角度說,他還真沒有挖坑的意思。

    不過李易對於揩他們一把油,完全沒什麼思想壓力。

    他可不想讓陶遠山的鐵軌實驗傳了出去,讓遼東那些鐵廠有了察覺,坐地起價。

    人無私心是聖人。李易可從來不自認是什麼聖人。

    遼東這些鋼鐵廠,規模都遠超當年殺胡口外的鄭家。隨便哪一家,動輒投資數十萬兩白銀。一般買家,任是人家再跳樓吐血揮淚大甩賣,也是望而卻步。

    年後,陳曦攜巨資來到遼東,根本不用她壓價,這些商人急於脫身,早競相開始壓價。

    第一個賣掉鐵廠的是鄭百川。鄭百川是萬曆帝寵幸的鄭貴妃的族弟,朝廷禁止鐵和食鹽外賣,可禁不住他們。鄭家是大明第一鐵廠,財雄勢大。

    走私的肥活更讓鄭家賺得盆滿鉢滿。限制走私的律法,都是給那些小民定的,和他們這些鄭家無關。

    李易當年收購的殺胡口外鄭家,是這個大家族的一個分枝。

    鄭百川是親來遼東考察過的。發現遼東鐵脈連綿,他在海州以北,後世鞍山附近,勘察到一處富鐵礦,立刻回家族稟報,得到了家族的大力支持。於是斥資七十萬兩白銀,建了百川鐵廠。

    鄭百川本以爲這是穩賺沒賠的好生意,誰知道可惡的李易,居然把遼東鐵礦完全放開,大明眼饞這碗飯的蜂擁而來,很快,市場飽和,鐵廠互相傾軋,開始不賺錢了。

    任憑鄭家富貴逼人,可到禁不住鐵廠鉅額虧損。原來的搖錢樹,成了一個無底洞。

    鄭百川急得滿嘴血泡。這樣大的生意,天下有幾個接得動的?更何況是虧損的生意,有幾個願意接?這是要血本無歸了?

    虧得這時候,春雷一聲震天響,大救星來了。

    陳曦一讓人散佈要收購鐵廠的消息,鄭百川第一個趕來了。這可是救命稻草。

    鄭百川含着眼淚,要價35萬兩白銀,這可是折半了。

    陳曦哪管你折半不折半,毫不猶豫,出價10萬兩。

    這一刀砍得鮮血淋漓,不過也在鄭百川意料之。誰讓現在是買方市場呢?雖然差價巨大,可是一個誠心賣,一個願意買,談了兩天,終於以20萬兩白銀的價格成交了。

    鄭百川知道他再卡一卡,再漲幾萬兩銀子也有可能。可是他看到那麼多想賣廠子的再派對等接見,他不願意等了,乾脆快刀斬亂麻,一割了事。

    當鄭百川交割完鐵廠,走出堂屋的時候,發現廂房那邊,另外一家鐵廠林老闆也正含淚離開。兩人同病相憐,互相探問,都是鉅虧賣掉了生意。一番熱血來到來到,落得兩手空空,真是世事無常,兩人很是唏噓了一番。

    不過鄭百川倒升起了好心。這神祕買家,並沒收手,正繼續和其他各家接觸,洽談收購事宜。這胃口也太大了吧?

    一個能拿出幾十萬兩銀子,眼都不眨的買家,能是哪一個?整個大明,這樣的鉅富也屈指可數。一個能拿出幾百千萬兩銀子的呢?

    這個時代所謂的百萬富翁,那是指他所有資產。真讓他拿現銀,不要說百萬,十萬兩也未必拿得出。這可不是後世,銀行業發達,隨時可以鉅額融資的時代。

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