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燈
護眼
简体
第十卷 吳鉤在握 第三章 調兵遣將(第1/2頁)
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頁
    李勝信午趕到撫順,李勝方果然已經做好了鐵鍋燉大鵝,等候六師兄。!李勝信見師弟這一仗乾脆利落,也舒心快意。

    戰後救治傷員,登記俘虜及戰利品等雜事,自有後勤部和政治部的人來管,兩人找了嚮導,興沖沖直奔大師兄所說的西露天煤礦。

    這個時代當然沒有什麼西露天煤礦的稱呼。不過這片地表煤,已經被使用了一千多年。早名聞遐邇,當地人都知道。

    早在公元前82年,西漢王朝在這裏設置玄菟郡,這時已經有百姓發現了煤石這種東西,用它做飯取暖,柴草更耐燒。

    進入高句麗統治時代,撫順高爾山城逐漸昌盛起來,這個時候,煤石用的更多了。

    隨着隋唐強大,趕走了高句麗,撫順這塊土地進入了國曆史空前統一和繁榮的時期,煤石這種燃料更普遍被使用。

    可是再繁榮,撫順本地人口最多時候,也不過是幾萬人,也是後世一個鄉鎮的規模。交通不便讓撫順煤石沒有外銷渠道,更何況遼東苦寒,人口本稀少,這煤石開採千年,也不過是挖開不到一里方圓。

    這和後世五十里方圓的規模當然沒有可性。所以李家兩兄弟看着青山綠水間,這巴掌大的一片黑乎乎礦脈,是煤石,很是失望。這哪有大師兄說的什麼“煤海”的氣勢。

    不過兩人下了馬,仔細看,才發現這礦脈的特殊性。只要掀開表層浮土,下面是黑亮的煤炭。這得省多少人力物力,難怪大師兄惦記。

    兩人又縱馬跑出幾里路,揮動鐵鍬,一會兒工夫,挖下幾尺深,果然地下又見了黑亮的礦脈。兄弟二人頓時高興得歡呼起來。

    煤炭在明朝已經不僅是燒火做飯的燃料,而且是普遍採用的鍊鐵燃料,完全超過了木炭。尤其兩兄弟在山西,別的沒見過,遍地的小煤窯可見得多了。可是那些煤窯都需要向大山裏面挖很遠,或者向地下挖很深,這樣全露天的煤礦還真是沒見過,真震了兩兄弟一把。不由得對大師兄英明神武表達了一番敬仰之情。

    鋼鐵業的發展,沒有煤炭做支持,很難大規模發展。偏偏煤炭雖然礦脈不缺,但是採挖不易。一個一個小礦洞,很難開展大規模開採。

    煤炭供給不足,已經成爲鋼鐵業發展的瓶頸。撫順這個露天煤礦,正是雪送炭。

    全露天的煤礦,兩萬五千採煤大軍,真是想想讓人激動。這一下李家的太平洋鋼鐵公司要更一層樓了。

    李家這樣的公司,想不高速發展都不可能。礦山是白佔的,礦工是抓來的,資本的原始積累是血腥的,在太平洋鋼鐵公司的身,體現得淋漓盡致。

    開荒團不養喫白飯的閒人,兩萬五千戰俘,立刻被押往煤礦,成爲了光榮的煤礦工人。

    李勝信修書一封,星夜送給大師兄,彙報戰況。同時給陳曦寫了一封信,講了撫順確實有一個特大的露天煤礦,並且已經抓到兩萬五千壯勞力,開始挖煤行動。

    陳曦見信大喜。立刻安排人,勘察鋪設撫順到鞍山的鐵軌。早一天把撫順的煤炭運到鞍山,能早一天產生效益。

    這砍伐樹木燒炭來冶煉,嚴重製約了企業發展。周圍哪有那麼多樹木可供砍伐?鍊鐵可以直接使用煤炭,雖然煉製精鋼還需要木炭,但是對木材的需要量,完全縮小到能承受的地步。

    好在從這裏到遼陽,從遼陽到撫順的路基是現成的,工程量小了許多。而且兩地不過百十里距離,路程也不算遠。有了軌道車,煤炭運輸成本很低。

    鞍山的鐵礦沒有了燃料的束縛,也應該擴大規模了。煤炭運來的多了,還可以賣給其他鋼鐵廠,這又是一筆利潤來源。

    現在各個鐵廠都可以滿負荷生產,僅僅是鐵軌這一項需求,遼東的鋼鐵再不愁銷路了,遼東鐵廠,都成了搖錢樹。

    陳曦找到李易,申請在移民招收十萬鋼鐵廠工人,李易答應了。只囑咐最好以家庭爲單位招工,婦女兒童可以做些輔助工作。避免爲了喫口飯的工作,讓許多家庭妻離子散。

    後世的鞍鋼,有百萬產業大軍。現在這個幾乎純依靠人力的時代,李易覺得,出現幾十萬鋼鐵大軍,根本不算什麼。

    李易定下的這個基本政策,也成了其他鐵廠的招工標準,李易哪知道,遼東這些鐵廠開始截留移民,地招工,既然不愁鋼鐵銷路,誰不趁機多招收這些廉價勞動力,那不是傻子?這讓鞍山這一帶鐵廠,迅速超過百萬規模,成了超級人口聚居區。

    這個新興的城市,一方面減輕了移民壓力,另一方面,開始大量消耗遼東多餘的糧食蔬菜。促進了遼東農民的種地積極性,形成了良性的貨幣流通。

    李易從遼東的大地主收稅,不用收取糧食,可以直接收取金銀貨幣。這些貨幣又可以採買鋼鐵,轉化爲工人的工資,進入再流通。

    李易根本不是經濟學家,搞不清怎樣建立完善的金融流通體制。哪曾想讓他誤打誤撞,通過遼東的鋼鐵業,窺見了金融流通的真諦。讓他在以後的發展,開始在農業地區,有意識的建立工業區,和農業構成一個循環產業鏈。這個收穫,纔是真正的大收穫。

    李易一直擔心採礦工人的塵肺病問題,爲此他曾諮詢過年高德劭的李鋕。

    當李鋕聽說這病不是人人都發病,也不是一年兩年發病。即使發病了,也能繼續活十年二十年的時候,有些看怪物一樣看着李易。讓李易莫名其妙。

    李鋕對李易道:“世侄你糊塗啊。杜甫做《茅屋爲秋風所破歌》的時候,說‘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’,說‘歸來倚杖自嘆息’,你說他多大年紀?他不過是四十來歲!你知道大明百姓,過了三十五歲,可以自稱老朽了嗎?活到四十歲,算死了,也是壽終正寢。聽你的意思,得那個什麼塵肺病的人也能活到五六十歲?”

    李易點頭。

    李鋕嘆道:“杞人憂天啊。你看看北方各族,蒙古也好,女真也好,能活過三十五歲的,都老邁不堪了。你居然想他們活到五十歲以後的事?這想的也太長遠了!還是沒事多琢磨琢磨,讓他們怎樣能活到三十五歲不餓死再說吧。”

    李易終於放下了一個心結。他明白這是一個災民遍地走,人命賤於狗的時代。自己真是想多了。給更多人活路,纔是他應該想的事。不要說是亂世,後世天下太平,也沒見少了挖礦的人。

    現在的大明,哪一天沒有成千萬的人餓死?大明萬曆年間,人口超過兩億。而清初人口僅僅四五千萬。那一億多的人口哪裏去了?一部分是死於人禍被殺掉,更多的還是死於天災凍餓而死。

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