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燈
護眼
简体
第十卷 吳鉤在握 六十章 衆志成城
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
    農民開始離開土地進工廠了?李易心底一驚。 .

    一塊新地盤,最怕的是不穩定。尤其遼東幾乎都是由移民構成,萬一原有殖民體系崩潰了,社會亂了。社會一亂,開荒團的統治基礎沒了。這絕不是簡單的農民進工廠當工人的問題。

    遼東的工廠以鋼鐵業爲主。隨着鐵路建設,鋼鐵業會進入高速發展期,對工人的渴望是無限的。

    李勝信決心清空遼東省東部所有人口,送進陳曦的太平洋鋼鐵公司,體現了這種需求。

    李易的確是下達了進攻後金和朝鮮的命令,卻沒有下達對後金統治區的燒光搶光政策。李勝信這個政策的出臺,完全是陳曦這隻黑手在幕後推動的結果。李易是完全不知情的。

    李易這個時代的人更明白一點:如果大量的農業人口走向工廠,必然造成土地的荒廢。糧食產量跟不來,會造成糧價飛漲。糧價如果飛漲,會影響各行各業。

    他苦心經營的東北大糧倉計劃,也會擱淺。撤掉農業這塊基石,很可能華民族騰飛也成了泡影。

    怎樣控制農民繼續耕種,不去賺快錢?後世新國爲了解決這個問題,建國後採用了嚴格的戶口本制度。你是哪的人,那麼是餓死也不許離開那片土地。旅遊什麼的更不要想了。是出去見親戚,也必須從村裏到派出所,層層開證明。

    沒有證明,住店喫飯都不可能。一旦被抓住,那是“盲流”——盲目流動。“盲流”這個詞是建國後很長時間最熱門的詞。當然改革開放後,工廠急劇膨脹,需要大量工人,國家支持工業化建設,人口再次大規模流動,農民工進城,這個熱詞也銷聲匿跡了。

    八零後的人都不知道,這些不經批准到城市打工的人口,抓住是要勞教的。想去哪打工去哪打工,美的你。有那麼幾十年,離開本地出去打工是犯法。

    可能有些人立刻又想到什麼權。可是沒有這樣嚴苛的戶口管理制度,沒有開國後的穩定,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。

    李易最開始用大地主來召集約束移民,這一次乾脆把移民編成軍制,是爲了避免人口隨意流動,造成社會不穩。

    要知道這些逃荒的人心已經野了,哪富裕向哪去。這樣隨意亂走還談什麼地方政府的管理?很可能到了種地的時候,你這個地方根本沒人種地了。

    雖然現在沒有惡化到那種程度,可隨着工廠和農村爭奪勞動力,工廠的高利潤會刺激產生高工資,高工資必然動搖農業基礎。

    自己必須防微杜漸,馬擬定工廠用工制度。沒有地方政府的介紹信,任何工廠不允許隨便從本地招工。急着用人,可以去大明招工。那邊正有大量流民。決不能自己拆自己的臺,一個工業化結果把自己農業搞崩潰了。

    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,是這個道理。虧得自己今天發現了這個苗頭,不然可能出現大麻煩。

    李易計議已定,對旁邊的張強道:“大量人口的流動,不利於社會長治久安。以後所有關內外來到你縣的人口,必須先到你這裏登記在冊,然後才允許務工務農。所有本地外出務工的農民,也必須有你們的介紹信,那邊纔可以接收。絕不可以影響農業生產。我到營口會出件給所有開荒團治下的工廠,不允許擅自招收農名工。違反了,輕則重罰,重則關停。工廠絕不允許競爭本地農業人口。無農不穩啊。”

    張強站在一邊,恭謹俯身道:“老師,我記下了。可是。。。。。。”

    李易看張強欲言又止的樣子,不悅道:“可是什麼?和老師還吞吞吐吐的?”

    張強低頭道:“可是這工廠的快錢都被外地人賺去了,咱本地不是虧了嗎?”

    李易嘆氣道:“張強,你以後會知道:這世沒有十全十美的事。一個國家要發展,必須要有犧牲。這犧牲可能是一些人的生命,也可能是一些人的利益。”

    張強躬身道:“老師,我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張大富聽不懂李易和張強的對話是什麼意思。可是他見父母官張縣長,對這個好像更年輕的人這樣恭敬,驚得目瞪口呆。偷眼看着李易,猜測着這是何人?張縣長叫這人老師,老師不是應該年高德劭的嗎?這人這樣年輕是怎麼一回事?

    李易可沒注意到張大富的神色。他心裏有事,有些走神。

    李易咬了一塊鹹魚幹,隨手掰下一塊餅子,下意識塞進嘴裏,慢慢嚼着。這個時代玉米麪可不是後世脫皮的細面,很是粗糲難嚥。真的需要細嚼慢嚥。

    李易慢慢嚼了一陣,嚥下麪餅,有了決定,叫道:“譚菜根——”

    譚菜根立刻站起立正:“在!”

    李易吩咐道:“寫條命令,讓王蹇王省長馬到營口見我。”

    譚菜根立定道:“是!”

    李易繼續命令道:“再寫一份命令給李勝信軍長,讓李軍長傳令遼東各地駐軍,配合省政府嚴查嚴管,決不能出現盲流!哦,決不能出現不在冊的遊民。要加強人口管理。”

    譚菜根再次立定應是。

    這時旁邊的張大富瞪着李易,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。

    他這回聽明白了:這年輕人不僅能指教縣長,還能把省長吆喝來吆喝去。還能給軍長下命令。縣長在他心目是好大的官,省長那都頂破天了。誰能指派遼東省王省長做什麼?誰又能命令李軍長做什麼?

    張大富算再遲鈍,也轉過了念頭。聯繫起民間傳說,聰明勁兒來了。突然丟掉餅子,“噗通”跪在地,對李易磕頭道:“您八層是李易李司令吧?李司令,您是咱家恩人啊,我給你磕頭了。。。。。。”說着說着,一個漢子,居然哭了起來。

    李易站起,扶着張大富道:“張哥,你這是做什麼?快起來。”

    這時周圍百姓也站了起來,有人向張強求證:“張縣長,這不是您的老師嗎?怎麼成了李司令?”

    張強道:“我的老師是李易李司令啊。”

    這些移民呼啦跪下一片,李易有些窘迫。

    他幾次出入遼東,很少在百姓面前表露身份。哪知道百姓對他這個萬家生佛是什麼想法?這些百姓的舉動真的讓他手足無措了。尤其是他當着這些人的面,下達了不許這些農民走進工廠致富的決定,更讓他掛不住臉。

    張強攔阻道:“大家快起來,不知道李司令已經廢除了見官下跪的規矩嗎?快起來說話。”

    張大富邊往起爬邊哭道:“張縣長你不知道,俺一大家子逃荒,討來的飯活不下爹孃和俺家六口人。俺爹孃省下飯給孩子,最後他們最先餓死了。接着輪到俺媳婦不喫東西了,在俺媳婦等死的時候,開始移民了。是您給咱一家一個活路,俺們一家才死裏逃生。沒有司令您,沒俺這一家了。”

    這時別的百姓也紛紛訴說自己家的悲慘事。

    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。飢餓幾乎造成了所有家庭的不幸。

    後世人口雖然是這個時代的十倍,但那是一個衣食無憂的時代。最大原因一方面是糧食畝產量是這個時代的幾倍,更重要的是這個星球最大的糧食基地美洲被開發出來了。

    李易來到這個世界,想救民於水火,第一要做的不是攻打後金或者哪個國家。那些都是細枝末節。真正要從根本解決華百姓的困境,是解決糧食問題。想解決糧食問題,要奪取大片的能種糧的土地。

    李易把自己的軍隊命名爲“開荒團”,擺明了要以農爲本。

    說起開荒,遼東當然算一部分,也僅僅是一部分而已。遼東向北,是廣袤的北大荒,是後世國最大的糧食基地。

    所以李易成軍後,第一步要奪取的是這一塊土地。

    張大富這些人,是開荒團佔領遼東西部後的第一批移民。這些純樸的農民是知道感恩的,供奉李易長生牌位的皆是,不要說遼東,是大明境內也多見。如今,真正見到拯救自己的恩公,這些百姓怎能不激動萬分?

    張強勸着百姓,勸着勸着,自己也忍不住眼圈紅了,躲到一邊抹眼淚。

    他家也是破產家庭,離死亡一步之遙。是李易的向陽大院救了他,救了他家。他的父母做八輩子夢也想不到兒子將來會年紀輕輕,當了縣太爺。對李易的感恩沒法表達,也在家裏供了李易牌位,早晚香給恩公祈福。

    張強告訴父母:這是形式主義!自己老師不喜歡這一套!結果被老爹多次訓斥:“你老師喜歡不喜歡不打緊,咱們自己能爲你老師做到的也是這個。連不費勁兒的形式主義你都不搞,還能指望你將來給你老師有什麼回報?”

    張強琢磨了一下,好像爹說的也有道理,也不再反對二老,初一十五也偷偷的去給老師牌位行個禮。

    給活人香當然不見得好,可張強和他的同學早想明白了,老師肯定不屬於普通人的範疇。那麼無論老師是聖人或是萬家生佛,背後偷偷的給這樣身份的老師香行禮是正常的了。

    遼東大地,第一批民生社成員,當然是李易這些學生。他們都是老師的死忠,任何人有不利於老師的言行,都是不能容忍的。所以遼東衆志成城,成爲了李易第一片根據地。

    /44/4ml更新最快的小說站!

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