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燈
護眼
简体
第十卷 吳鉤在握 六二章 天怨人怒
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
    移民是準軍事化的編制,只是人員擴大了很多倍。這些民軍頭目幾乎都是山賊馬匪草寇遊俠,這些人講究一個場面,沒錢也倒人不倒架。買匹戰馬嘚瑟是必須的。

    每天都有移民師或者移民團的人組團過來買馬,一次是十幾匹、幾十匹,這讓開荒團的馬場管理員眉開眼笑。

    舊的不去新的不來,大明境內馬匹精貴,遼東馬匹不值錢。遼東本身產馬,更何況開荒團和南蒙通商,南蒙那邊可天天惦記着賣馬給開荒團這個最大客戶呢。

    所以開荒團不但不缺馬,說實在的,馬是有些多。不說俘獲北蒙和繳獲後金的,是南蒙這一家,供應開荒團戰馬綽綽有餘。

    開荒團賣給南蒙鹽、鐵、茶等各類物資,這些物資大明是禁止賣給南蒙的,可開荒團一律不禁。

    窮困潦倒的南蒙最開始是開心得要死,後來發現他們的牛羊太不值錢,開荒團需要戰馬,這個東西能賣個好價錢,那好,賣戰馬吧。

    可是南蒙的預備役戰馬也有限,開荒團又挑剔。沒辦法,南蒙一些戰士開始賣自己騎乘的戰馬。

    蒙古戰士和戰馬的感情如同兄弟一般,兄弟還可能動刀子,對自己的戰馬可捨不得。這是自己的半條命。

    可是這些蒙古戰士逐漸發現戰馬賣了也行,換個普通馬匹慢慢騎熟再說。因爲好像天下太平,沒機會打仗了。

    原來每年他們都出兵作戰,或者和其他部落打,或者和大明打。自從殺胡口外有了青山鷹城,現在很少打仗了。

    最開始青山鷹城制定規矩,要求青山鷹城的人遵守。後來這些規矩要青山鷹城附近的住戶遵守。再後來發展到要求青山鷹城附近的部落遵守,當然包括蒙古部落。再後來繼續擴大範圍。

    如今,草原許多部落之間有了矛盾,不再找林丹汗,而是跑到青山鷹城告黑狀,說對方沒遵守青山鷹城的規矩。

    青山鷹城的李勝恭也是個勤快人,也不管路途遠近,都要派人調解。調解不成,會翻臉,聯合告黑狀的一起出兵,滅了這個部落,然後兩家分贓。

    許多蒙古部落都在背後痛罵青山鷹城的李勝恭是沒尾巴驢,亂踢一通。可是又沒辦法給這條驢弄個樁子拴住。最後結果是蒙古大草原部落間的內部糾紛,李勝恭居然混成了裁判員。當然,偶爾他也當運動員親自下場。

    逐漸的沒人和李勝恭這個素質低下的裁判玩了,部落間有了矛盾也不再打打殺殺,而是儘量協商解決,不然都白便宜了李勝恭。

    時間長了,草原刀槍入庫,馬放南山,一派和睦景象。這些戰士看看短期戰馬是沒用了,許多人都選擇把戰馬賣給青山鷹城。反正一匹生馬騎個一兩年,也有了戰馬的樣子。不能浪費資源。結果這些馬青山鷹城當然消化不了,都開始送到遼東。遼東的馬場也馬滿爲患了。

    負責移民的頭目都是有工資的,不差買馬的錢。有了馬,能更方便照應自己的隊伍。更何況這些人都好面子,從抖威風的角度,也需要一匹馬撐門面。所以營口的馬場,每月都能賣出萬匹馬,幾十萬兩銀子入賬,馬場管理員們獎金翻着跟斗漲,不樂暈頭纔怪。

    李易勒住馬,看着這移民隊伍。藍天白雲下,是無邊無際的綠野。逶迤的移民隊伍,最終在遙遠的天際融入了東北大地。

    一次性移民千萬,這是人類史空前的壯舉。這個壯,未必是雄壯,更多的也許是悲壯。

    李易知道,這次移民的死亡率很可能達到百分之十。也是說將有百萬人死在移民路。當然,死人最多的路段在大明境內,進入遼東後,食物充足,天氣也轉暖,死亡率低得多了。

    百萬人死在移民路,沒有人埋怨他,只有人歌頌他。這讓李易更加愧疚。他最多能做到在自己地盤,讓大家喫飽。如果哪個人病了,缺醫少藥只能硬抗。抗不過去是死路一條。

    路邊翻動過的新土,埋的是那些熬不過去的人。可惜沒有墳頭。

    遼東省長王蹇有嚴令:死的人第一深埋,第二不允許有墳頭。

    李易沒有問這裏的原因,估計也是怕移民們看了墳頭傷感,或者是那些地主不願意自己地頭都是墳墓吧。

    進了營口港,所有頹喪都不見了。有的是人山人海,畸形繁榮。

    李易來遼東的時候,移民剛起步。現在是已經是在大規模遷移了。

    虧得李易這幾年一直沒放鬆營口港的建設。尤其是水泥誕生後,營口港一直是優先發展的對象。如今千帆競渡,營口港空前緊張忙碌的時候,看出這港口建設先行的好處來。

    20個深水泊位,百個普通泊位,都擠滿了船隻。即使這樣,港口外,還有許多排隊等着進港的。

    崔秀的戰艦召集令並不緊急,只要求主力戰艦,在完成當前運輸任務後,返回大連港待命。其他的非主力戰艦和輜重船,崔秀根本不想召集。

    西洋戰艦火力強大,耗子再多也是喂貓的。讓普通艦隻出戰等於給敵人送戰績。所以這天津往來營口港的船隻,實際並沒有減多少。

    每一艘船一泊好,有無數的災民被從船傾瀉出來。這些人第一站當然是奔向喫飯的地方。

    雖然一路也有飯喫,可幾乎都是稀粥,最多是稠一些的粥。船更可憐,能維持不餓死不錯了。聽說下船有管飽的地方,誰不爭先恐後?

    國人沒有排隊習慣,李易後世學生時代,沒少在食堂賣菜窗口奮鬥,所以李易覺得港口混亂不堪應該是常態。可他看到那些下了船的人,都在排隊,差點兒驚個跟斗。這還是國人嗎?這怎麼失去了國人的本色了?

    在海有保安維持秩序情有可原,這些移民怎麼變得守規矩了?

    李易好心大起。

    遼東省省長王蹇已經趕到營口。

    有些人閒不住,是勞碌命。王蹇是這樣的人。

    王蹇作爲山西首富,全國也能排字號。滿可以悠閒自在做個富家翁,可是還是最早投靠李易,參與到天下變革大事來。

    王蹇識見過人。明初沈萬三富可敵國,一朝天下大變,慌了手腳。先是投靠張士誠,後又投靠朱元璋。可是這些梟雄勢力已成,把沈萬三看做一頭肥豬,你割個臀尖,他切個肘子,沈家很快破敗了。

    雖然商業基因強大,如今又有沈足道嶄露頭角,那也是借了李易的勢。不然最多是一個普通富翁而已。

    王蹇很自豪自己的眼光。

    他投靠李易的時候,李易不過是個鄉下小子。可是王蹇不在乎自己可以當李易爹的年齡,也不在乎能壓死李易的財富,直接納頭便拜,那種決斷,今天回想起來,王蹇也充滿自豪。

    王蹇走南闖北大半輩子,最知道莫欺少年貧的道理。十七世紀什麼最重要?當然是人才。

    李易能以棋力名動公卿,能以武力懾服顯通寺武僧,能以眼光種植土豆致富,這些都是非常人所能爲。

    尤其是李易把二百武僧帶到家每日訓練,還暗勾連太行山綠林瓢把子王林,更讓王蹇知道李易所圖非小。他把寶壓在李易身,在李易起步初期投下重注,家族有些人是有異議的。不過懾於他這個族長威嚴,最終只能認賬。如今,每個人都徹底服氣了王蹇的氣魄。

    李易投桃報李,把遼東省省長的位置給了王蹇。

    王蹇家族子弟很是踊躍,以爲王蹇會大肆提拔他們。把遼東變成王家天下。哪曾想王蹇任用的官員幾乎都是李易的向陽大院學生,這讓他們大惑不解:從龍圖的是什麼?不是加官進爵嗎?這是玩的哪一條路子?

    王蹇最終給了他們答案:遼東是李家的遼東。不要看李易給了王家潑天富貴,可取走只是反掌之間。王家有了王蹇遼東省省長的地位,能保家族平安富貴足矣,人心不足蛇吞象,再有所圖,失去李易的信任,那悔之晚矣。

    李易通知王蹇來營口見他,王蹇星夜兼程,從遼陽趕到營口。

    李易肯定了王蹇的工作成績,同時要求王蹇立刻出臺戶口制度。必須優先保證農業人口,這是不能動的紅線。

    工業要發展,但是絕不能以犧牲農業做前提。工人的來源要另想辦法。

    王蹇點頭道:“司令真是高瞻遠矚。我來這裏之前,到了撫順。太平洋鋼鐵公司的陳曦總裁正在那裏,成立了下屬的撫順煤炭公司和撫順鋼鐵分公司。我去的時候,工人已經過八萬,職工家屬也好像有五六萬的樣子。工人還在迅速增加。”

    李易道:“短短時間,陳曦哪裏來的這許多工人?”

    王蹇道:“撫順的戰俘和赫圖阿拉城的戰俘,都被陳曦地轉化爲工人。李勝信軍長定出清空遼東東部人口的政策,現在開荒團斥候四出,所有村鎮都在被陸續清空,人口無論青壯老弱,都被集到這兩個工廠幹活。李軍長說,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。這些人多年在後金統治下,肯定不服教化。不如把他們都送到工廠統一管理,以後用咱們的移民填入遼東東部即可。”

    李易大驚,道:“這李勝信怎麼幹出了這樣天怨人怒的事?”

    /44/4ml更新最快的小說站!

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