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燈
護眼
简体
第十卷 吳鉤在握 一二三 民族博弈
上一章 書架 目錄 存書籤 下一章
    明朝一個鐵骨錚錚的人物曹學佺,這個時候正任四川按察使。三寸人間 .yanqingshu.清軍攻入他的老家的時候,知道他是大學問家,希望能招攬他。曹學佺從容不迫,香湯沐浴,整頓衣冠,自縊殉國。死前留下絕命聯:“生前**筆,死後一條繩。”

    這個人自己是讀書人,他卻很看不起讀書人。他曾寫下一副名對:“仗義每多屠狗輩,負心多是讀書人”。

    讀書人心眼多,天下鼎革之際,明哲保身是第一位的。明亡的時候,皇帝殉國了,大臣基本爭先恐後,做了清朝的官員。

    做異族的官員這些人都不在乎,還在乎報效同是華一脈的開荒團?

    所以這些人都藏了個心眼,山東巡撫杜克功在山東高調接待李易,居然沒人蔘他一本。那些御史平時參這個官員參那個官員,甚至參首輔參皇帝都敢,爲什麼不參杜克功了呢?

    這些人都明白:大明現在對讀書人寬容,怎麼參也沒什麼大事。最多來幾下庭杖。

    大明寬容,不代表開荒團也寬容。誰先跳出來被開荒團記恨了,將來會出什麼事還真不好預料。

    算開荒團不做什麼,被那些開荒團鐵粉打悶棍犯不。要知道開荒團是一幫愣頭青,他們那些鐵粉年紀也大不。這些人一衝動容易訴諸暴力,明離這些人太遠,咱們也離他們遠些才安全。

    結果是杜克功在山東接待李易嚴重超標,大明朝廷來個集體失語。真是咄咄怪事。

    李易第一時間收到了方素送來的捷報。

    方素是黃浦軍校第一期學員,算是李易最得意的弟子。

    當方素紅着眼睛講了釜山那個雨夜,他隨同李勝石殺出重圍。他臨危受命,帶着第一師殘部繼續在黃海和聯軍作戰,結果這一次第一師幾乎全軍戰亡,火種都沒留下。方素又哽咽了。

    李易也紅了眼睛,他想起了總是笑嘻嘻的李勝石。

    選擇了開天闢地的路總要有犧牲,可是眼見自己的手足兄弟陸續陣亡,總讓他難以接受。傷亡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數字,那是一條條鮮活的人命啊。

    李易自責對朝作戰太草率。

    歷史國對朝作戰有幾次得到好結果?自己應當等北征的大軍回來,派李勝智或者李勝義這樣的陸軍大將,率領成建制的一個軍碾壓過去。而不是用李勝石海軍師劫掠式進攻。

    如果自己不急功近利,朝鮮也好,日本也好,真的敢於主動招惹開荒團,截斷開荒團北的海路嗎?恐怕最多也是抗議抗議吧?

    現在說什麼都有些晚,一切都不可挽回了。

    對北蒙的戰爭李易派出的是最得力的兩個兄弟,李勝義和李勝智這兩個軍也是他手最強大的戰力。雖然已經半年未歸,李易也不急,急也急不得。

    古人對路程遠張口是萬里迢迢,沒個準確數。可是李易是知道真正地理距離的。

    從遼東到後世蒙古國的烏蘭巴托有三千里,再向北到北海一帶,五千裏都不止,恐怕真得往萬數。更何況這一路要作戰,要清剿,要安民,哪是簡單事?

    好在李勝義外表粗豪,內心狡詐,搭配的助手李勝智也是能權衡利弊的智將。出大散失不可能。

    這萬里長征李易原來估計是一年的時間。今年能肅清北方,明年春回返已經夠快。無論這一次是消滅或者征服了北蒙,都將對吉林、黑龍江、北海三省移民起到保護作用。

    這條路線是兩個軍,開原向北,陸地只有李勝雲一個師,力量明顯薄弱。是這一個師,也是李勝信查缺補漏,臨時派出的偏師。虧得黑龍江李勝東那兩個師的海軍能呼應李勝雲,這才讓李易心安。

    這一通大戰,李易覺得充分暴露了自己不善於策劃具體戰役的短處。他覺得以後自己還是着力擅長的大方向。具體作戰還是交給已經成熟的李勝義、李勝智、李勝信、崔秀這些人。在戰機把握,這些人已經明顯強於他。

    不過這一次對南蒙的壓迫,都出自他的籌劃,總體他還滿意。

    之所以急着對付南蒙,一方面李易真擔心漠西蒙古會東侵,攘外必先安內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也是李易擔心吉林黑龍江這些地方,李勝雲一支偏師鎮壓不住。忽需要大軍繼續北。

    所以他必須儘快解決南蒙林丹汗這個麻煩,再抽調李勝儉大軍沿後世長春哈爾濱一線北,安定地方。

    雖然有李勝東兩個師沿黑龍江進行了一次掃蕩,可遊牧民族哪是那麼容易征服?打不過很容易會跑掉,必須大軍出動才安穩。

    八月初林丹汗來到營口,和李易許多問題,進行了三天密談。

    林丹汗最終和李易簽下約定:李易把日本這塊地方憑空贈送給林丹汗,並保證蒙古族統治的日本,一百年內,成爲開荒團不徵之地。

    林丹汗知道,李易能保證自己這一代以及下一代領導人對外政策,再說的更遙遠是空話了。百年之後的未來,不要多操心了。

    趁秋高馬肥,林丹汗的大軍大規模開始東進,他現在也不願意和李易爲鄰。這個惡鄰,真是讓人睡覺都不安穩,隨時可能把自己吞了。

    林丹汗送給李易的評語是八個字:“心懷叵測,翻臉無情”。和這樣眼裏只有民族利益,不講人情世故的人打交道,根本處不出真心。

    一個心眼的蒙古漢子,不如早走早心靜。所以林丹汗居然隨着兩萬先遣軍出發了。

    林丹汗告別李易的時候,看着這個明顯沉穩下來的青年,不由得想起當年的諾敏湖。那局棋自己還記憶猶新,可世易時移,主客易勢。林丹汗竟然都有“竟無語凝噎”的感覺。

    李易良心發現,感覺有些虧欠林丹汗。這是最早支持自己,把自己扶戰馬的人。如今被自己驅趕離開家園。可是有什麼辦法?想拓展華民族的生存空間,不能畏首畏尾,做小兒女姿態。

    想起小兒女姿態,李易想起琪琪格。不過當李易問起琪琪格,輪到林丹汗呵呵了。

    琪琪格不給他這個做哥哥的面子,死活不答應陪他來營口,不知道躲哪去了。自己這個大汗自己刀削不了自己把,拿這個妹妹是一點兒辦法沒有。不然琪琪格出面,肯定能在李易這裏撈更多好處。

    蒙古族遊牧四方,居無定所。幾千年來最大夢想是進入漢人統治的原,那裏冬天沒有凍死人的白毛風,夏秋有鮮美的蔬菜水果,是人間天堂。

    可是漢人太多了,他們站不住腳。

    現在要去的日本,早知道是山清水秀的地方。雖然也人口衆多,可畢竟有個限度。他還是很滿意有這樣的歸宿的。至於會和日本人鏖戰,蒙古人怕嗎?當然不怕,該怕的是日本人,他們應該擔心自己被滅族。

    林丹汗之所以不願意和李易作戰?也是擔心自己被滅族。

    雖然他知道李易不會搞屠殺滅族這樣粗蠢的事,可他相信李易有一百種方法,能讓一個民族無聲無息消亡。他已經見識了李易對安南的手段,自然不想這個厄運降臨在自己頭。所以還是三十六計走爲。

    不過臨別之際,他還是故作隨口的問李易:“這世真的有澳洲這樣水草豐美的地方?”

    李易神色一黯。

    這個地方他還是在少年的時候,在那個開滿薔薇花的院子裏,許諾給了他第一個心儀的姑娘薛湄兒。

    想起那個一席白衣,手捧書卷的狡黠少女。想起臺懷鎮清水河畔,那少女殷殷囑託不要忘了他的許諾。想起黃山腳下,憔悴不堪的薛湄兒彌留之際,還惦念着的澳洲,李易黯然神傷。

    他點了點頭道:“真有,廣闊無垠,杳無人煙,可以縱馬馳騁到天邊。”

    林丹汗搖頭道:“沒人煙還搶誰去?這樣地方再好咱蒙古人也不去。”說着拱手作別李易,馬揚鞭去了。

    李易咀嚼着林丹汗的話,不由得苦笑。

    蒙古幾千年來,已經形成了搶劫的傳統。也不是隻搶原,東南西北整個世界幾乎被他搶個遍,成了深入骨髓的民族本性。

    日本倭寇也搶遍東亞、南亞,也養成了搶劫惡習。

    他們剛剛結束戰國時代,策劃吞併國和南亞,真是我心狂野。這回讓這兩大搶劫成性的民族湊在一起,不知道誰的贏面更大些?

    蒙族畢竟根要融入華大家庭,自己還是要支持林丹汗。

    單憑林丹汗,現在可對付不了日本。

    自己必須先下手修理一下日本,讓第五軍在對馬島和日本人打擂臺,牽扯住德川幕府主力。給德川秀忠的部隊修枝剪岔,先瘦瘦身。

    最終的目的不能僅僅是得到一個對馬島,還要把日本南部九州島割下來。留下本州、四國、北海道三個大島,已經夠兩個民族折騰了。

    有了自己支持的林丹汗想敗也難。

    這一次林丹汗看了開荒團的馬刀,李易一次送贈送林丹汗兩萬把,很是感動了一下林丹汗。

    扶植一個人口始終是短板的野蠻民族,去奴役一個野心勃勃頗有小聰明的民族,結局會是怎樣的呢?

    會不會將來某一天,日本重新立國,然後在史書大寫特寫:不屈不撓的日本人民,一直在反抗窮兇極惡的蒙古人。可是百年蹉跎,這個大和民族還有機會屹立於世界之林嗎?

    李易倒是有了看看熱鬧的心理。

    /44/4ml

目錄 存書籤 上一章 下一章